您好!欢迎光临智慧消防加盟,万霖城市合伙人加盟,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专注智慧消防器材研发与制造
服务热线
全国客服热线:

13911299113

新闻动态

标题: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解析

    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体系建设是智慧消防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于2022年正式发布的GB/T 41387-2022《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首次对系统架构、数据采集、传输协议等关键技术指标作出明确规定。该标准要求系统必须具备三级等保安全防护能力,数据传输采用国密SM4加密算法,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性。技术规范特别强调边缘计算能力,规定前端设备应具备本地数据分析和初步诊断功能,在断网情况下仍可维持72小时的基础运行。在实际应用中,符合该标准建设的系统误报率可控制在0.3%以下,远低于传统消防系统的5%误报水平。
    规范对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的感知层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标准将监控对象细分为12大类86小项,包括消防给水、防排烟、电气火灾监控等关键系统。传感器选用必须满足IP65防护等级,工作温度范围需达到-30℃至70℃,以适应不同环境需求。规范创新性引入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指标,要求烟感探测器需同时具备温度、CO浓度监测功能,使火灾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5%。在深圳某超高层建筑的应用案例中,按照新标准建设的系统成功将火情发现时间提前了15分钟,为人员疏散争取到宝贵时间。
    技术规范为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平台层建设设定了明确标准。统一要求平台需支持百万级设备并发接入,数据延时不超过3秒,并具备分布式架构能力。标准特别规定了数据接口规范,要求系统必须提供标准的API接口,实现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无缝对接。在数据分析方面,规范要求平台必须具备机器学习能力,能够自动优化报警阈值,持续提升系统效能。上海市的实践表明,符合技术规范建设的平台可将消防设施故障发现时间从原来的平均48小时缩短至2小时,维保效率提升显著。随着5G技术的普及,新标准还预留了RedCap等新型通信技术的升级空间,确保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
上一个: 安消融合:智慧城市的安全中枢 下一个:没有了!